“你以为国家安全离你很远?其实,它藏在你刷到的每一条境外信息里,隐于每一份涉密文件的流转中,甚至可能发生在你随手拍摄的一张照片里。”——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。
2025年4月15日,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,让我们以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”为契机,重新认识国家安全的深刻内涵,共同筑牢守护家国的“钢铁长城”。
【国家安全·十年之变】
从2015年《国家安全法》颁布至今,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经历了历史性变革:
- 顶层设计:总体国家安全观将11个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纳入安全范畴,构建起“大安全”格局。
- 全民参与:十年来,超20亿人次参与国家安全教育活动,群众举报线索年均增长37%,“国家安全人人有责”深入人心。
- 法治护航:《反间谍法》修订实施,明确6类间谍行为,2024年破获境外窃取稻种案等典型案件,彰显法律利剑锋芒。
【国家安全·多维挑战】
在全球化浪潮下,国家安全已从“国土边疆”延伸至“数字疆域”:
- 传统安全:境外间谍通过学术合作、商业考察等伪装,窃取我国种质资源、军工技术等核心机密。
- 非传统安全:
- 网络空间:2024年某酒店员工因阻碍国安执法被处罚,凸显网络安全防线需全民共建。
- 生物安全:境外机构以“合作研究”名义采集我国基因数据,威胁生物多样性。
- 经济安全:金融诈骗、供应链风险等暗流涌动,2025年反电信诈骗拦截资金超万亿。
【国家安全·你我同行】
维护国家安全,不是“高大上”的口号,而是每个人的日常实践:
- 个人篇:
- 警惕“高薪兼职”陷阱,拒绝为境外机构提供涉密信息。
- 规范网络行为,不随意传播敏感信息,参与“国家安全知识问答”提升意识。
- 企业篇:
- 落实数据分类管理,防范商业间谍渗透。
- 开展员工安全培训,如某农业公司因违规出售稻种被追责,警示企业守牢底线。
- 社会篇:
- 发现可疑行为,拨打“12339”举报或通过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平台提交线索。
- 参与社区宣传活动,如阳春市通过情景剧、绘画比赛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。
“国家安全,一切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。我是国家安全的见证者、参与者、受益者,更是坚定的捍卫者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