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庆祝第十个“中国航天日”,弘扬航天精神,激发青年学子对国产航空科技的自豪感与探索热情,4月24日,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学院以“逐梦蓝天·强国有我”为主题,组织开展了国产C919大型客机专题学习与手工模型创作活动。民航运输服务系师生齐聚一堂,通过知识学习、分组研讨与动手实践,深入了解中国大飞机事业的辉煌成就,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航空报国情怀。

理论学习:解码C919背后的“中国智慧”
活动伊始,民航运输服务专业系主任高墨以“从C919看中国航空崛起之路”为题,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,向学生系统介绍了C919的研发历程、技术突破及战略意义。从设计图纸到首飞成功,从国产化率提升到国际适航认证,高墨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展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的跨越式发展。“C919不仅是一架飞机,更是中国高端制造业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的标志。”航空服务学院总督导师陈燕声强调,这一成就背后凝聚着数代航空人的智慧与汗水,鼓励学生以专业为基,以创新为帆,勇担新时代航空强国使命。

分组实践:纸板拼接中的“匠心传承”
理论学习后,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C919手工模型制作挑战。学院提前准备了按比例缩放的C919纸板模型材料包,涵盖机身、机翼、尾翼等部件。活动中,各组成员分工协作,有的对照图纸研究拼接逻辑,有的负责裁剪组装,有的则化身“质量检测员”校准模型细节。民航运输服务专业学生徐源溪感慨:“看似简单的拼装,实则考验耐心与团队配合。机翼弧度、起落架结构的设计让我们更直观感受到国产大飞机的精妙工艺。”经过一小时的精心制作,多架栩栩如生的C919纸板模型陆续“诞生”,陈列于展台供师生观摩。

据悉,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学院近年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通过开设专业实操课程、对接企业实习基地、举办行业技能竞赛等举措,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、拓宽职业视野。此次航天日主题活动作为学院“匠心育人”系列实践的重要一环,不仅点燃了学子们的科技报国热情,也为推动航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注入新活力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以国产大飞机事业发展为切入点,探索更多沉浸式、创新性育人模式,为中国航空事业腾飞贡献职教力量。